28圈娱乐
萨沙历史上的今天。
作者:萨沙
本文章为萨沙原创,谢绝任何媒体转载
小说《水浒传》中,擅长造火炮,宋朝第一炮手并被称为“轰天雷”的凌振有多厉害?1161年10月15日:金朝海陵王从开封出兵伐南宋,最终失败。
凌振号称轰天雷,号称“宋朝天下第一个炮手”,善于制造火炮,能打十四五里远。
凌振在梁山排名只有第五十二名,却相当的重要,职务为“掌管专造一应大小号炮”。
凌振的火炮对敌人是降维打击,敌人很少有类似武器可以对抗。
凌振刚出场还是宋军的炮手,就给梁山众多见过大场面的好汉一个下马威。
凌振发射三颗炮弹,前两炮都落入水中,第三炮直接击中设在前线的小寨指挥部。
宋江等人大惊失色,赶紧撤回湖中的大本营,借此逃离火炮射程。
凌振的火炮是对付敌人的杀手锏,尤其攻城和野战时最为常见。
而王庆部下猛将袁朗,死于炮击;砍断武松手臂的方腊手下灵应天师包道乙,被一炮打死;征田虎时,凌振日夜放炮,搞到敌人时刻不得安宁,极为疲惫。
小说里面凌振很牛逼,其实宋代没有大量使用火炮。
考古出土的元至顺三年铜火铳,一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火炮。也有说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“元大德二年”铜火铳,是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。
而中国大量使用身管火炮作为武器,是从元代后期开始的。到明代初期和中期,火炮才成为常见的武器。
到了明代后期,火炮更是成为明军的主要火力来源,用于攻坚也用于守城和野战。
很多历史学家认为,努尔哈赤就是在进攻宁远城时被红夷大炮击伤,加上年老体弱,最终伤重不治而死。
而元末明初时期,比较原始的中国火炮大量用于实战,尤其是水战。
在朱元璋唯恐张士诚盘踞的苏州时,曾用40门火炮攻坚,轰击苏州城墙。
火炮是击破城墙的有力武器,不要再用落后的云梯、投石车和撞门锤。
在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的战略决战,鄱阳湖大战中,双方军舰都大量使用火炮对轰。
不过,这一时期火炮的作用是有限的。
以鄱阳湖大战为例,弓箭和各种方式的火攻,仍然是水战的主要武器。
陈友谅本人,也是被明军的弓弩射穿脑袋而死,不是死于火炮。
我们分析元朝末期的火炮,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类似于大号火铳,而不是后来那种动辄一二吨的大炮。
这种火铳类似于大口径火绳枪,射程不过几百米,少则只有一二百米,发射霰弹进行面杀伤。它的杀伤力不强,也难以用于攻坚尤其是攻城。这种大号火铳充其量只是弓箭的火力补充,在不需要更多弓弩手的情况下增加军舰的火力。为啥?因为古代训练弓弩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,往往需要数年时间。
所以,明军杀死陈友谅仍然使用弓弩,这才是水战最可靠有效的武器。
另一种则是臼炮,也就是炮管很短的火炮。臼炮射程很短,精度不高,可以发射较大的实心炮弹,主要是用于攻城。
《水浒传》是明代小说,作者施耐庵说的是明代而不是宋代,凌振才会使用明代的火炮。
宋代主要使用的火器,仍然是爆炸类火器和火箭类火器。
宋军最常见的火器,就是各种爆炸类火器。
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今天的炸弹,种类五花八门。有的是像工程爆破一样,先依靠手工部署炸弹,通过导火索进行引爆。有的则是点燃导火索后,利用大型弓弩甚至投石车进行原理发射,炸弹落入敌人阵中爆炸。
这种爆炸类火器的杀伤方式,也有很大区别。
常见的是在火药中混入各种金属碎片、陶瓷碎片甚至木片,在爆炸后通过这些碎片杀伤敌人。也有不用碎片,直接通过火药爆炸伤人的炸弹。可惜黑火药威力有效,炸弹的杀伤力不大。
这类代表火器是震天雷,内部是黑火药,外壳是生铁或者陶瓷。为了增加杀伤力,有时候也在震天雷里面放置铁片之类。
震天雷的使用方法很多,如北宋攻打南唐时,在南京城下久攻不克。北宋军队就使用投石车,将震天雷发射到南京城内爆炸,借此杀伤南唐守军。南京有完整的城墙,城墙上的南唐军人有遮挡物,弓箭是很难伤害他们的,只能用抛射版震天雷。
在北宋末期,名臣李纲守卫首都开封时,金军曾大举使用攻城锤,试图撞开城门。
操纵攻城锤的金军士兵身披重装铠甲,拿着金属大盾牌,普通弓弩对他们威胁不大。
此时,李纲命令直接从城头扔下点燃的震天雷。震天雷落入金军阵型中爆炸,即便重铠和盾牌也完全挡不住,出现重大伤亡。
震天雷声如霹雳,巨响震天,重挫了金军士气,女真官兵均惊呼向后溃逃。
除了震天雷这种爆炸物,还有通过爆炸后释放烟雾乃至有毒烟雾伤人的霹雳火球、烟球、毒药烟球等。
大家不要小瞧这些,今天看起来无用的东西,在古代可是很厉害的。
古代作战和今天不同,步兵也好,骑兵也罢,大多排着密集阵型向前进攻。
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,就在于是否能够破坏敌人的阵型,扰乱敌人的组织和指挥。
上面提到的那些发烟类火器,一旦在敌人阵营中爆炸,引起的烟雾就会导致对方阵营的混乱,降低敌人士气,为我军胜利起到重大的作用。
以毒药烟球为例,大量装有砒霜、巴豆之类毒物,爆炸以后毒烟弥漫。那个年代不存在防毒面具,士兵又是人挨人前进,很容易大批吸入有毒物质,导致阵营混乱。
除了爆炸类火器以外,宋军常用的就是火箭类火器了。这玩意早在中国先秦时代就有了,只是不用火药作为推动力而已。
火箭类火器分为两种,第一是将火药作为推动力,依靠弓弩箭头杀人;第二是一种远程火攻武器,利用火药作为动力和引燃物,烧毁敌人的易燃辎重。
前者的代表武器,是神机箭。
神机箭在竹筒发射器中,装有大量火药助推的弓箭。
这些纸筒包裹的固体小火箭绑在弓弩使用的箭上,箭竿上装有的金属块来使箭簇在飞行中保持稳定。
目前记载最夸张的神机箭,叫作“神火万全铁围营式”,采用多辆火箭车并联在一起,可以发射多达320支火箭,射程从500米到150米不等。
这玩意通常用于野战,部署在步兵前。当敌人步兵方阵靠近时,我方只需要几个士兵就可以点燃神机箭,在短时间发射数百支弓箭,尽可能的在弓弩射程之外杀伤敌人。
另一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箭。这种火箭不通过箭头杀人,而是飞入敌人辎重中火药持续燃烧,点燃敌人的辎重。
古代军事技术落后,牲口的草料、军营的帐篷都可以轻松点燃,武器大多有木质结构,马车也是木质的。
刘备纵横天下,在夷陵之战被一把大火烧的几乎全军覆没,威名扫地。
除了这几种类型的火器以外,水军还有特殊的火器,就是喷火类火器。
它的代表物,就是赫赫有名的猛火油柜。据《武经总要》记载,猛火柜以猛火油为燃料,用熟铜制成柜,柜有4脚,上有4个铜管,管上横置唧筒,与油柜相通。唧筒前部为内装引火药的“火楼”。使用时,烧红的烙锥点燃“火楼”中的引火药,然后用力抽拉唧筒,向油柜中空气施压,进而使猛火油从“火楼”喷出时燃成烈焰,以烧伤敌军及其装备。
猛火油柜同火药没啥关系,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大量使用了。
宋代利用火药对猛火油柜进行改良,让它的威力更大。本来猛火油柜只是喷射燃油,随后需要士兵射出火箭将这些喷射到敌人那里的燃油点燃,非常繁琐且容易失败。
宋代的猛火油柜,先点燃火药,随后喷射油料,就形成了今天的喷火器,遇到敌人就直接燃烧,不需要后期点燃。
猛火油柜的缺点是比较笨重,喷火距离不到10米,一般只能用于守城,也就是从城头向下喷射,烧毁大型云梯。或者就是放在军舰上,用于近距离烧毁敌人木质战船。
上面扯了这么多,凌振到底用的是什么火器。
打大名府时,凌振扮作道童,带风火轰天等数百个混入城内,在号火起时放炮。
这种风火轰天是标准的爆炸类火器,点燃以后就会爆炸,还会燃起大火。
有趣的是,凌振的火炮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杀敌,而是壮声势的。
书中这么写:只听得北边一声炮响。呼延灼骂道“这炮必是凌振从贼,教他施放。”众人平南一望,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。正欲分兵之际,只见西边又是四路人马起来,呼延灼心慌。又听的正北上连珠炮响,一带直接到土坡上;那一个母炮周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,名为子母炮,响处风威大作。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,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。
看看,凌振的子母炮没有杀人呼延灼的军队,却引起宋军大乱。这种子母炮主要是号炮,也就是一种传令方式,同时通过巨响威吓敌人。
在打方腊时,凌振的火炮起到了一定作用:宋江急请军师圆梦,说知其事。吴用道“既是龙君如此显灵,来日便可进兵攻打睦州。”宋江道“言之极当!”至天明,传下军令,点起大队人马,攻取睦州。便差燕顺、马麟守住乌龙岭这条大路。却令关胜、花荣、秦明、朱仝四员正将,当先进兵,来取睦州,便望北门攻打。却令凌振施放九厢子母等火炮,直打入城去。那火炮飞将起去,震的天崩地动,岳撼山摇。城中军马,惊得魂消魄丧,不杀自乱。下面关胜,一刀砍了郑魔君于马下。包道乙见宋军中风起雷响,急待起身时,被凌振放起一个轰天炮,一个火弹子正打中包天师,头和身躯,击得粉碎。南兵大败,乘势杀入睦州。
看看,打死包道乙的火炮,可是正儿八经的身管火炮了。
声明:
本文参考
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,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