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圈娱乐
日前,《新龙门客栈(越剧纪实电影)》上映。以舞台纪录片的形式把当下热门的新国风·环境式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搬上大银幕,“电影+越剧”这种全新的组合方式,颇有新意、引发热议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电影+”这种创新性艺术表达形式并非个体现象。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在达成“破圈”之后,都大胆尝试“电影+”的形式进行“出圈”。如5月27日,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办的红色经典舞剧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“致敬场”观摩活动,“影舞融合”引领观众穿越时空,回到记忆深处的血色黎明;美国著名女歌手泰勒·斯威夫特的电影《泰勒·斯威夫特:时代巡回演唱会》在中国上映仅1天18小时,票房就突破5000万元,打破了过去五年音乐片首映日票房纪录。
“电影+”的创新性艺术表达形式被应用于多种艺术领域,不仅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同时也为其他艺术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。由此可见,穿新鞋,走新路,是打开新天地的“钥匙”。
新国风·环境式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虽是当下的“出圈”越剧,却存在传播局限性。具体来说,《新龙门客栈》作为一部小剧场驻演作品,“小规模+现场演绎”使其在沉浸感体验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。观众与演员互动,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及现场氛围都为演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色彩。但是,要想实现“小客栈”的大规模传播,“小规模+现场演绎”的传播形式就有点儿捉襟见肘了。一方面,《新龙门客栈》是驻演,若把驻演改为巡演,会面临成本高的现实问题;另一方面,作为小剧场产品,现场仅有130多个座位,且票价昂贵,众多粉丝一票难求,实在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观影需求。所以,“电影+越剧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应对,是推动越剧等传统艺术走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途径。
传统艺术要想在如今的快餐式文化中实现传播,不仅要在内容的守正创新上久久为功,在传播形式的创新上也要与时偕行。相比越剧小规模的线下演出,无论是票价还是可容纳的观影人数,电影无疑比戏剧更有优势。电影不仅可以满足众多艺术爱好者和粉丝的观影需求,同时还能让许多“越剧小白”了解这种传统艺术,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推广。
“影戏融合”的创新性传播形式可以带来“线下场爆火为电影提供热门IP”和“大银幕放映实现高票房+越剧推广”的双向循环新模式,高票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“小客栈”巡演的可能性。
电影相较于电视、广播、杂志等其他媒介形式,更容易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氛围,在很多方面与越剧的线下表演有艺术共通性。不难看出,选择“影戏融合”的创新性传播形式,是在艺术交融之下寻求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并非无脑尝试。
承百代之流,会当今之变。不仅是越剧,要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就要始终根植中华文化沃土,坚守传统文化之“根”;要注入创新这一文化活水,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元化、多样化的姿态去拥抱时代,在新时代散发新光芒。(高艺桐 田可新)